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它们在开花期时,其花部会有一定量的花蜜,蒲公英的花蜜含有一定量的糖分,因此可以被一些昆虫,尤其是蜜蜂所吸引,但不是主要的蜜源之一,而蒲公英的根部和叶子并不产生蜜。
蒲公英属菊科,原名蒲公草,别名有很多,诸如华花郎、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婆婆丁等,我老家称蒲公英为婆婆丁。每年春季蒲公英开新花,邻里邻居都会带上小铲子、口袋,去荒地荒沟挖回来凉拌或晒干泡茶。
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略呈圆锥状,叶边缘有波状齿或羽状深裂。我们通常所说的蒲公英花只开一束黄色小花,是头状花序,花头上约聚合200朵小花,花呈金黄色,多见于3月至9月。
蒲公英也因其花盘上可以随风飞舞的种子而闻名,种子上的白色冠毛,被风一吹,就四处传播开来,常被比喻为降落伞。
蒲公英嫩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C和钾,也富含钙、铁、镁、硼、叶酸及铜元素。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全株植物可以生吃、做茶饮、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蒲公英富含钾等元素,有利胆利尿、健脾、去热等功效。蒲公英富含花蜜和花粉,是良好的蜜粉源植物。蒲公英蜜承袭了蒲公英的作用价值,蒲公英蜜具有蒲公英的花香味,但有些人不喜欢这种充满个性的味道。蜜未结晶时呈琥珀色,容易结晶,结晶后质地绵密,呈细密的油脂状。
蒲公英广泛分布在中国各地,集中种植在华北、东北和西南,蒲公英蜜也主要产自这里。但蒲公英蜜属于稀有蜜种,市场上很少能买到纯蒲公英蜜,野生蒲公英蜜更少,偏好蒲公英蜜的顾客需要注意甄别。
尽管蒲公英花蜜存在,但由于蒲公英花相对较小且花蜜量不多,因此往往不是主要的蜜源之一。通常情况下,蜜蜂会更倾向于采集大型花朵产生的更丰富的花蜜。此外,蒲公英的其他部分,如根部和叶子,并没有产生蜜的能力。蒲公英的根部可以被用于制作一些草药茶或食用,但不会有蜜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