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蜜蜂网,您身边的蜜蜂养殖专家!
当前位置:趣蜜蜂 > 养蜂技术 > 提高产蜜量三倍的养蜂技术(提高蜂群产蜜量的技术措施)

提高产蜜量三倍的养蜂技术(提高蜂群产蜜量的技术措施)

发布日期:2021-11-07 16:52:24 出处:互联网 作者:熊 阅读:463

1 引进与选育蜂蜜高产种王

1.1 引进优质种蜂王

引进优质种蜂王能够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然而,一些蜂农不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盲目进行引种,不但达不到预期的引种目的,而且会严重影响蜂群的正常发展。引进蜂种不但要考虑引种地的气候及蜜粉源条件、种王场的信誉等,还要根据本场的生产需要、蜂种特点及育王要求,同时注意加强引进蜂种的检疫,杜绝病害,加强引种后的蜂群管理,才能保证万无一失,提高峰产品的产量。

提高产蜜量三倍的养蜂技术(提高蜂群产蜜量的技术措施)

1.2 选育高产种蜂王

引进的种王要进行筛选,切忌引入后直接进行全场育王、换王,要进行试验后方可全场利用。如本场不能引种,也可自行选育高产品种。种用蜂王的选择是以它把可以看出的优良性状遗传给它的后代的能力为依据。在选择能满足育种要求的蜂王过程中,要不断注意本蜂场及其它蜂场中一贯表现突出的蜂群。生产中培育蜂王,尽可能利用良种,注意选择繁殖力强、采集力强、性情温驯、抗病害的蜂群作为种用蜂群,培育出优质的种用雄蜂及处女王进行育种才能够达到优质蜂王的培育目的。

2 创造适宜的采蜜条件

2.1 饲养强群,保证饲料充足

“蜜足群强出高产”这句话概括了采蜜时蜂群强壮、饲料优足的重要意义。在蜜源及气候条件满足生产需求的情况下,只有保证工蜂的数量和质量,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蜂群的产蜜量。如果哺育蜂儿所需要的营养来源于优质而充足的饲料,蜜蜂长期生活在具有充足饲料的环境里,不仅蜂王积极产卵,工蜂积极育虫,而且还能使蜜蜂一代一代从发育期就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增强了蜜蜂个体和群体的生活力,为提高蜂蜜产量奠定蜂群基础。但保证饲料充足并非越多越好,甚至该取蜜也不取,准备采集蜂时,始终要保持每张脾0.4~0.6kg的边角蜜,每群蜂1~2张花粉脾;流蜜前期不要一扫光摇蜜,要保留大面积子脾上的边角蜜,后期要保留全部子脾和粉脾上的边角蜜,以恢复繁殖期的饲料标准。

2.2 培育适龄采集蜂

一般在流蜜盛期开始前50d左右到结束前35d左右,蜂群所哺育的蜂儿才算真正的采集适龄蜂。有些蜂场在流蜜期蜂数甚多,但产量却很低,这就是因为在较短的流蜜期中采集适龄蜂较少,流蜜期过后采集蜂才大量出现,虽然当时看来蜂数足够,但并没有适龄。主要流蜜期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其盛期的时间更短,如果再受天气影响,容易错过良机。因此,在培养采集适龄蜂的关键时期里,要从各方面增加蜂群的繁殖力,培育出大批健壮适龄的采集蜂。培育适龄采集蜂的方法如下。

2.2.1 选择气候较好、辅助蜜粉源丰富、水源充足的场地,避免增殖采集蜂时蜜粉源缺乏等状况的发生,从而影响蜂群的繁殖,同时要保证巢内饲料充足,必要时,进行奖励饲喂。

提高产蜜量三倍的养蜂技术(提高蜂群产蜜量的技术措施)

2.2.2 及时加脾扩巢,根据蜂群发展的需要,适时加巢础造新脾,多利用新脾培育蜂儿提高工蜂质量;及时加继箱,利用双箱体多培育蜂儿,积累采集蜂。

2.2.3 扩大蜂群的哺育负担,防止发生分蜂热,使蜂群保持积极繁殖的旺盛情绪。有目的的利用大群的蛹脾与小群的虫脾对换,以发挥每只蜂王的产卵力和每群的哺育力。

2.2.4 利用两只蜂王的产卵力和当时蜂群旺盛的哺育力,在增殖采集蜂之前组成双王群,繁殖出大批的采集适龄蜂,培育成采蜜强群。

2.2.5 在流蜜期到来前适当控制蜂王产卵,特别是双王群更要及早统一为采蜜群,准确掌握繁殖采集适龄蜂的时间。避免此时蜂王仍继续大量产卵,以至造成流蜜期大批工蜂哺育蜂儿的内勤负担。

2.3 组织采蜜群

提高产蜜量三倍的养蜂技术(提高蜂群产蜜量的技术措施)

2.3.1 集中蛹脾组织采蜜群

在接近流蜜期之前,蜂群的自身繁殖因某种因素未能达到采蜜群的群势标准,这时若不进行相应的措施组织采蜜群,仍然以原群群势进入流蜜期,其采集效率比较低。对于这种蜂群应当有计划地在流蜜期前以2~3个群组成一个采蜜群投入生产,其它群缩小群势继续繁殖。方法是:在这样的蜂群中选择群势基础和蜂王质量较好的蜂群,作为采蜜群,其它群作为繁殖群分批撤出蛹脾加强采蜜群,每次加强2~3张为宜(不可突然增加过多蛹脾,以免工蜂护不过脾来,影响蜂儿发育),直到群势接近采蜜群标准为止。这一工作必须在流蜜期前10d完成,出房的工蜂不适龄,就发挥不了作用。

2.3.2 集中外勤蜂组织采蜜群

在流蜜期开始以后,集中外勤蜂组成采集群,适合在流蜜期不长情况下,或者在较长流蜜期中的盛期阶段;并且当时蜂群较弱,达不到采蜜群的标准。集中外勤蜂组成的采蜜群,所增加的工蜂都是成年蜂,其寿命不长,仅能够在短时间的采集工作中发挥作用。因此强调,组织采蜜群的时间一定要在流蜜期已经开始,即将进入流蜜的高峰阶段。集中外勤蜂组织采蜜群的方法是:在流蜜期以前,要有计划地准备好集中外勤蜂组织采蜜群的蜂群,根据不同的群势每2~4群平放在一起为一组,并把作为采蜜群基础的蜂群放于中间。进入流蜜期之后,选择一个天气晴朗,工蜂忙于飞翔采集的上午,首先给准备作为采蜜群的蜂群加上继箱,放入空脾,然后把它两侧的蜂群搬走,放到10m以外的新位置上,使两侧蜂群的外勤蜂采蜜归巢时都进入一个蜂群。这个蜂群集中了2~4个群的外勤蜂,群势突然增强,成为一个理想的采蜜群。

2.4 调整蜂巢,留有充足的空巢脾和巢内空间

接近流蜜期时,传统的蜂巢调整方法是:把新蛹、虫、卵脾及蜂王限制在巢箱,共放9张脾。继箱中放老蛹脾及空脾,供蜂群贮存花蜜,蜂数超过17~18框时要加第二继箱,以便适应强群贮蜜的需要。要是蜂数不足14框,可在巢箱放6张脾,继箱放8张脾,有利于用隔王板控制蜂王产卵,增加采蜜量。作者近几年采用将蜂王限制在巢箱两张脾处,效果较好。具体做法是:巢箱用立式隔王板隔成大、小两区,巢、继箱间用横式隔王板,将无王区巢继箱间的隔王板部分用锯条锯通,同时无王区放大蜂路,便于蜜蜂采蜜。有王区蜂路不变,只放一张卵虫脾和一张空脾,巢门贴近无王区,巢箱内靠近有王区一侧的无王区,放空脾或少量粉脾,以满足蜂群采粉及育虫需要。流蜜期的蜂路,有王区9~10mm,无王区12~15mm。

2.5 训练蜜蜂

在主要蜜源开花时,有些蜜蜂往往还是采访蜜量不大的辅助蜜源,根据蜜蜂具有共同利用某一蜜源的特点,对蜜蜂进行人工训练,使之采访目标蜜源植物,能够达到增产的目的。训练方法:在计划采访的植物始花时,摘取花瓣,用浓厚糖浆浸泡10~12h,花瓣与糖浆比例是1∶4(以体积计)。糖浆和器皿必须清洁,不能混有其它气味。训练时间选择在早晨蜜蜂尚未出勤时进行。每群每次用训练糖浆100~200g,喷在脾面或继箱框梁上。这种训练应在植物开花之初连续进行3~5次。蜜蜂取食了这种带有需要采访的植物花香的糖浆以后,积极出巢寻找,当它们找到并采集回巢后,就积极“舞蹈”来鼓励其它蜜蜂去采访。这样反复不断,就使大部分采集蜂飞到目标植物上去。

2.6 减少幼虫哺育负担,但不可断虫脾

在比较可靠的流蜜期里,可以实行空脾取蜜。提出蜂群中的部分虫、蛹脾加给新分群,既能壮大新分群,又能减少采蜜群的内勤负担从而增加采蜜量。也可利用双王群进行分担哺育。但流蜜期每一个采蜜群都要保留1~2张卵虫脾,这样,一方面调整均匀了内勤负担,另一方面能防止万一蜂群失王而成为“孤儿群”,影响工作情绪。

2.7 遮荫、通风,减少其它方面的劳动量

流蜜时,如果外界环境燥热,就会有大批蜜蜂采水进行巢内温湿度的调整,以保证蜂儿的正常发育,若此时加强蔗荫,注意蜂群通风,则不但可以减少蜂群其它方面的劳动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蜂群采蜜量。阳光对蜜蜂出勤有较好的刺激作用,保持蜂箱巢门朝南,对增产有利。

3 促成蜂群采蜜的高效情绪

3.1 预防、利用分蜂热群

在分蜂情绪严重的蜂群,工蜂们对采集舞蹈并不感兴趣,采集舞蹈没有多大的鼓动作用,工蜂们依然消极怠工,只有当蜂群处于正常的积极情绪时,采集舞蹈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不同质量的蜂王、不同饲养条件、不同的工蜂积累数和不同的蜂儿日龄等都能表现出不同强度的分蜂情绪。发生分蜂热时,蜂王产卵力降低甚至停止,工蜂工作情绪低落,外勤蜂减少,采集力明显减退,出现巢内“搭挂”、箱前挂“蜂须”的怠工现象。分蜂热对蜂群的采蜜量影响较大,因此,在流蜜期以前,要以预防分蜂热的发生为主,一旦进入流蜜期,对产生分蜂热群就要以利用为主,以促成蜂群采蜜的高效情绪,达到最终高产的目的。

3.1.1 预防分蜂热的方法

3.1.1.1 培育优王 饲养分蜂性低,维持大群,采集力强的优良品种,是控制分蜂热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时还要培育出能够维持10张子脾以上的优质蜂王。

3.1.1.2 饲养双王 利用当年春季培育出来的产卵新王,组织双王群,能够提高蜂群产卵效率,给蜂群增加内勤哺育负担,预防分蜂热的同时又加速了蜂群的繁殖,使蜂群尽早成为采蜜强群。

3.1.1.3 人工分群 在蜂群发生分蜂热以前,适当进行人工分群,当新王产卵后再以新分群的卵虫脾同原群的蛹脾相互调换。这样,有计划地以原群过剩的幼蜂组成和加强新分群,不但预防了原群产生分蜂热,而且还有计划地分出了较强的新蜂群。

3.1.1.4 创造产卵条件 进入增殖期以后,要注意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和工蜂的哺育力,及时扩大蜂巢,增加蜂群里的哺育负担,使产卵力和哺育力相互适应的时间能够稳定一个时期。

3.1.1.5 增加哺育负担 抓住外界气候和蜜源的有利时机,适时修造新脾,并且及早生产王浆,让过剩的幼蜂参与造脾和泌浆等工作,能使蜂群的轻度分蜂热不加重,繁殖和采蜜不受影响。

3.1.1.6 适时扩大蜂巢 随着群势的增长及时加脾扩巢,及时叠加继箱,及时由紧到松的改变蜂脾关系。削除自然王台,天气炎热时适当扩大巢门,注意给蜂群蔗荫通风。炎热地区和干旱季节,要给蜂箱外部洒水,并往蜂群内加水脾,提高蜂巢湿度以便降低巢温。

3.1.2 利用分蜂热群

如果预防和控制分蜂热没有成功或其它原因在流蜜期产生了分蜂热,用常规方法依然不能促成蜜蜂采集的高效情绪,则建议采用以下3种方法。

3.1.2.1 对换箱位法 少数蜂群进入流蜜期时,蜂数虽然很多,但出勤的采集蜂很少。工作积极的蜂群已经采了很多蜜,这样的蜂群却一无所获。卵虫脾加少了解除不了分蜂热,加多了会严重增加蜂群内勤负担,尽管分蜂热解除了,但产蜜量不会提高。解决的方法是把有严重分蜂热的采蜜群与较弱的新分群对换位置,让部分飞翔蜂进入新分群,新分群再适当加脾,成为采蜜群。

3.1.2.2 改变蜂群环境法 把产生分蜂热蜂群的蜂群巢箱调换180度,使巢门向后,在继箱的前面开一个小巢口。然后在巢箱的门前放一块踏板,把全群的蜜蜂抖落在踏板上,并将蜂王放在“蜂流”中,使工蜂和蜂王从巢门爬入,有飞回前部原巢门的工蜂,逐渐从继箱小门进入。同时,此群的大部分蛹脾要暂时提到其它蜂群,日后再逐批还回。空余位置补加空脾或巢础。这样,箱内箱外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给蜂造成错觉,分蜂情绪即可消除。

3.1.2.3 返回原群法 已经分蜂的蜂群,如果自然分蜂群不强大或已经进入流蜜期,没有繁殖采集蜂的机会,要设法将蜜蜂还给原群,以保证该群的生产能力。方法是:在原群的继箱和巢箱之间用铁纱隔开,继箱里放1~2张虫蛹脾和适量的空脾、巢础。继箱和巢箱的巢门成相反的方向,把蜂团和蜂王抖落在继箱巢门前的踏板上,使其进入继箱。这样分蜂热自然解除,并很快恢复工作情绪。巢箱里暂时无王,分2~3批与继箱合并,仍然是一个强壮的采蜜群。切不可直接将收捕回来的分蜂团还回原群,直接还回原群尽管削除了全部自然王台,但不能解除蜂群的分蜂热,延长了分蜂热的时间,是一种消极的做法。

3.2 利用新王采蜜

3.2.1 利用新王采蜜的优势

在流蜜期较长(20d以上),流蜜期过后还有一段繁殖期,特别是在不连续采第二个主要蜜源的前提下,适合利用新王采蜜群生产蜂蜜。新王采蜜群的特点是,内勤负担轻,外勤蜂日益增多,越是到了流蜜盛期,越是没有哺育蜂儿的负担。而这时处女王已经开始产卵,蜂群的工作情绪高涨,采集力强大而集中。但是,新王采蜜群的这种优越性只有处女王在流蜜盛期之前开始产卵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如果产卵时间过早或过晚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3.2.2 利用新王采蜜的方法

组织新王采蜜群,应选择后备力量强大,具有12张子脾以上的中等强群。在主要蜜源开始前15~18d进行移虫育王,流蜜期到来时新王即将产卵。因此,要在处女王出房前3~4d,把准备作为新王采蜜群的王台拿走,经过无王2~3d之后送入成熟王台,削除全部急造王台,以保证处女王安全,这样处女王在流蜜盛期以前即可产卵,发挥新王采蜜群的优势。

3.3 清框、刺激采蜜情绪

在流蜜期,蜂群进蜜2~4d以后,进行第一次摇蜜,把巢内为数不是很多的存蜜取出来,做到分花取蜜,提高质量。同时通过初次摇蜜,蜜蜂在清理巢脾上残余蜂蜜的过程中受到刺激,增强了采集的积极性。

4 适时适量采收蜂蜜

4.1 避免采蜜高峰期摇蜜

取蜜的时间最好能和工蜂采集最忙的时间错开。假如蜂群是下午大量进蜜的,取蜜时间就应安排在上午,以不影响蜂群采集。若主要蜜源是上午10∶00开始进蜜,在10∶00以前取完蜜对蜂群的影响就小。另外在取蜜时应以空脾换蜜脾,也能减少干扰蜜蜂的采集工作。

4.2 避免“一扫光”摇蜜

一扫光摇蜜是在流蜜期见蜜就摇的方法,即每次摇蜜时,不管虫脾蛹脾,也不管蜜脾半蜜脾,全部倾巢摇光。一扫光摇蜜频繁将子脾取出,经抖动、运送、进出摇蜜机、猛烈离心转动,使正在发育的各龄蜂儿受到干扰和碰伤,蜂儿数量和质量遭受一定损失。这些蜂儿在发育过程中,蜜蜂所进行的哺育和所消耗的饲料等于无偿的浪费,同时一扫光使蜂群失去了贮存饲料的自然基础,影响蜂群正常繁殖。特别是一扫光摇蜜后遇上阴雨天或蜜源突然终止,蜂群马上处于饥饿状态,甚至因饥饿而拖子。如果这时再用蜜补喂蜂群,既不能挽回摇蜜所造成的损失,又浪费了蜂蜜,其效果远逊于留足饲料。摇光存蜜的蜂群培育出来的蜜蜂,其体质不好,寿命缩短,群势削弱。一扫光摇蜜,使一些虫蛹及其体液混入蜂蜜,增加了蜂蜜中的水分和杂质,对蜂蜜的发酵变质起到诱导作用。一扫光摇蜜在养蜂生产中是一种贻害蜂群,片面追求蜂蜜产量的错误方法,其虽在一个流蜜期可能暂时取得高产,但从长远角度讲,会从整体上降低蜂蜜的产量。

原文:养蜂技术 > 提高产蜜量三倍的养蜂技术(提高蜂群产蜜量的技术措施)

本文《提高产蜜量三倍的养蜂技术(提高蜂群产蜜量的技术措施)》链接:https://www.qumifeng.com/yangfengjishu/3465.html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趣蜜蜂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4549120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趣蜜蜂"温馨提醒:
1、请勿发表违反国家法律评论,评论请文明用语;
2、禁止发布广告评论。
  •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QQ表情  可爱表情  兔斯基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所有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猜你喜欢
  • 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
    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

    2021年9月23日,江苏省扬州市糕点制作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展示糕点制作技能。9月22日至25日,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运博会以融合 创新 共享为主题,立足

  • 养蜜蜂的技巧和方法(养蜜蜂技术大全)
    养蜜蜂的技巧和方法(养蜜蜂技术大全)

    蜜蜂是蜜蜂科数种资源昆虫的统称,因能采花酿蜜而被人们所熟知和利用,事实上早在数千年前人类就已开始所有蜜蜂,它的经济价值是比较高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有着比较大的联

  • 介王多久才放出来蜂王(介王一般几天可以放王)
    介王多久才放出来蜂王(介王一般几天可以放王)

    蜂王是蜂群中唯一具备正常生殖能力的雌蜂,蜂群长期没有蜂王会因工蜂消耗殆尽而逐渐灭亡,因此失王后最简单且最直接的办法是介入新王,其中尤以关王后再间接的给蜂群介入新王

  • 冬天到了蜜蜂干什么去了(蜜蜂的行为)
    冬天到了蜜蜂干什么去了(蜜蜂的行为)

    蜜蜂是一种群居性昆虫,蜂群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工蜂的尾部有一根连接着毒腺的毒针,因此蜂蜜会蛰人主要是工蜂,在蜂群受到外界干扰或侵袭时工蜂便会进行自卫性的蛰刺,

  • 被马蜂蛰了不管可以吗(被马蜂蛰了不处理有事吗)
    被马蜂蛰了不管可以吗(被马蜂蛰了不处理有事吗)

    被马蜂蛰伤后应及时处理,如果不处理,可能影响病情的控制。 蜂针一般都含有毒素,且蜂针上可能会牵连着马蜂体内组织,易引起感染,所以人被马蜂蜇伤后,均需要进行处理。临床

  • 白兰树怎么种植(白兰树的种植和养护方法)
    白兰树怎么种植(白兰树的种植和养护方法)

    白兰树,是一种常见的观叶植物,以其美丽的叶子和清新的气息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如果你也想在家里种植一棵白兰树,那么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种植和养护技巧。 1.选择合

  • 蜜蜂冬天会分群吗(蜜蜂怎么分群)
    蜜蜂冬天会分群吗(蜜蜂怎么分群)

    p 养蜂的基本条件是至少有一群蜂,否则蜜蜂养殖就根本无从谈起,而获取蜂群要么是去养蜂场购买,要么就是自己去收捕野生蜂群,其中尤以收捕野生蜂群最为普遍,下面我们就一起

  • 云贵高原中蜂生长周期(中蜂生长发育周期表)
    云贵高原中蜂生长周期(中蜂生长发育周期表)

    中蜂(中华蜜蜂)生长发育周期 表 ,蜂王从卵到出房时间 蜂型卵期幼虫期封盖期出房期使命寿命工蜂3天6 天11天20天出房1-4天负责清理巢房,2-18天负责饲喂蜂王哺育幼虫、泌蜡造皮;

  • 川东蜂王和阿坝中蜂哪个好(川东蜂王和阿坝中蜂的对比)
    川东蜂王和阿坝中蜂哪个好(川东蜂王和阿坝中蜂的对比)

    一、蜂种定义 阿坝中蜂是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隆升过渡地带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一个中蜂类型,源于阿坝中蜂的自然生存地周围有高原、高山与其它中华蜜蜂的繁衍地存

  • 四川泸州6.0级地震
    四川泸州6.0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16日4时33分在四川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9.20度,东经105.34度。 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大桥村、太和场、陈嘴、

二维码
意见反馈